2008年05月08日 05:26 星島日報
律師和隱私法專家稱,身分竊賊已將醫生診所、門診部和醫院列為作案目標,日益頻繁地採用精心策劃的手段,盜竊病患的個人資料。
據《今日美國》報導,最近媒體對醫院工作人員偷窺加州第一夫人瑪麗亞、小甜甜布蘭妮和荷里活影星喬治克魯尼醫療檔案的報導,凸顯了病人隱私極易遭好奇者和犯罪分子覬覦的現狀。
法律專家稱,罪犯利用醫療資料中的信用卡號碼,將受害人銀行賬戶中的錢洗劫一空,或從醫療照顧健保計劃(Medicare)等保險公司騙取巨額退款。
電子隱私信息中心的執行主管羅頓伯格說,如今防止身分盜竊的焦點已集中在犯罪分子何等容易地獲取他人財務資料上。而針對醫療訊息下手的案件已發生多起。
醫院等醫療機構經常採用加密資料等措施保護病人隱私,但犯罪分子的行竊手段也日益高明。他們在內鬼的協助下,利用新技術獲取資料,甚至加密文件也難逃一劫。
世界隱私研討會的執行主管迪克森說,犯罪團伙竊取醫療資料獲得的收益,往往高于盜竊受害者的銀行賬戶或信用卡信息。原因在于,罪犯如果累計100或1000名受害者的醫療身分,就足以從Medicare等保險公司冒領成千上萬元,甚至數百萬元退款。
去年佛州克里夫蘭一家診所的前台協調員,被控身分盜竊、電腦欺詐等罪名。他將偷來的資料轉售給堂兄,後者隨即申請250多萬元的Medicare退款。紐約長老會醫院一位前僱員,也因在2年內竊取近5萬名病患的資料而落網。受害人往往在債權人打電話通知時,才獲悉醫療資料失竊。
專家表示,為保護個人的醫療資料,消費者應該經常向健保公司查詢以其名義退還、自己卻未收到的任何款項,關注自己的信用報告,如果資料失竊立即報警,修改錯誤信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