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

Flash8第1堂 (970610)





投影片 1 啟動Flash 8
按下視窗左下角的「開始」功能表,並在「程式集 / Macromedia」選單中啟動Flash 8。
投影片 2 歡迎視窗設定
2 啟動Flash時,視窗中會顯示歡迎視窗:若之後不需要此視窗可勾選左下角的不要再顯示。
3 若要自訂Flash的啟動畫面,可執行「編輯 /偏好設定」:接著在「一般」類別中的「啟動時文件狀態」下拉選單可設定啟動Flash時的預設畫面。
 例:若設為「新增文件」則重啟Flash時會新增一空白文件。

投影片 3 Flash介面簡介

4 執行「檔案 /開新檔案」來新增空白文件。
5 Flash的編輯區域稱之為舞台(Stage)。
6 Flash視窗的左側區塊為工具箱(Toolbox),提供編輯Flash影像時所需的基本工具。
7 Flash視窗的上側區塊包含了時間軸(Timeline)及選單列(Menu);在時間軸左上角按一下「時間軸」按鈕可將時間軸暫時隱藏。
8 Flash視窗的右側、下側區塊顯示了數個面板(Panel),面板提供了其它進階的編輯功能與參數設定。

投影片 4 隱藏面板

9 以視窗右側的面板為例:若使用滑鼠拖曳面板的左側邊框,則可調整面板的寬度;若點選面板邊框上的「開關箭號」則可顯示或隱藏整組面板。
 視窗下側的面板操作方式相同。
10 按鍵盤的F4按鈕可隱藏面板及工具箱,以提供較大的文件編輯空間;再按一次F4則可回復面板及工具箱的顯示。

投影片 5 面板基本操作

11 點選面板標題列的三角形可展開、收合面板。
12 部份面板的上方內有提供子面板標籤來切換面板功能(例:顏色面板包含了調色盤與顏色色票兩個子面板標籤)。
13 若要關閉面板,可先點選面板右上角的選單,再執行「關閉面板群組」;要顯示已關閉的面板,可至選單列的「視窗」指令下勾選該面板名稱即
可。
14 向視窗中心拖曳面板標題列左側的虛線可將面板改為「浮動式」面板;而任何浮動式面板亦可藉由拖曳方式來固定至視窗的左、右、及下側。

投影片 6 面板群組與合併

15 拖曳面板標題列左側的虛線至任一浮動式面板的下側,可使兩面板上下相疊,變成一個較大的面板。
16 若要使兩個不同的面板合併為一個,可在其中一個面板的右上角點選面板選單,執行「合併(面板名稱)到」,再於子選單點選要合併的面板名稱即可。
 若在子選單點選「新面板群組」,則該子面板會獨立為一個新的浮動式面板。

投影片 7 儲存面板集

17 執行「視窗 /工作區版面 /儲存目前版面」可將目前的面板配置儲存起來。
18 執行「視窗 /工作區版面 /預設」可回到預設的版面。
19 若要重新命名、刪除先前儲存的面板配置,可執行「視窗 /工作區版面 /管理版面」來進行操作。

投影片 8 筆畫與填色

20 在Flash繪製的圖形為向量圖,而向量圖形皆可設定填色與筆畫兩個基本屬性。
 填色(Fill)為圖形內部的顏色,而筆畫(Stroke)為圖形的輪廓。
21 在工具箱可點選「填色」或「筆畫」色盤來指定填色與筆畫色彩。
22 若點選填色色盤下側的「黑色和白色」按鈕則可將筆畫還原為黑色、填色設為白色;若點選「無色」按鈕(紅色斜線)則會移除目前色盤的色彩;若點選「替換顏色」按鈕則可將填色與筆畫色彩對調。

投影片 9 橢圓形工具

23 在工具箱啟用「橢圓形工具」(快速鍵O)。此時在舞台內拖曳滑鼠便可產生一個橢圖形。
24 繪製橢圓形時可配合以下快速鍵:
 按下Alt鍵不放可從中心點繪製圖形。
 按住Shift鍵不放可繪製正圓形。
- 2 -
投影片 10 矩形工具

25 在工具箱啟用「矩形工具」(快速鍵R)。此時在舞台內拖曳滑鼠便可產生一個矩形圖形。
26 繪製矩形時可配合以下快速鍵:
 按下Alt鍵不放可從中心點繪製圖形。
 按住Shift鍵不放可繪製正圓形。

投影片 11 圓角矩形繪製

27 在工具箱啟用「矩形工具」後,點選工具箱的「設定圓角半徑」按鈕:在對話框內指定圓角數值後,便可舞台內繪製圓角矩形。
28 繪製圓角矩形時,若按住鍵盤的「上」或「下」鍵不放亦可增減圓角半徑。

投影片 12 選取工具

29 在工具箱啟用「選取工具」(快速鍵V)。此時在舞台內點選圖形時,一般只能單獨選取圖形的填色或筆畫;但若要同時選取圖形的填色與筆畫,則可在該圖形的填色上方按兩下滑鼠左鍵。
 亦可在舞台內拖曳一「選取框」來同時選取圖形的填色與筆畫。
30 若使用選取工具點選矩形的筆畫,則只能選取到矩形單邊的筆畫;若要全選矩形的筆畫則必頇在矩形筆畫的上方按兩下滑鼠左鍵。

投影片 13 屬性面板

31 使用選取工具點選圖形的筆劃或填色後,可使用拖曳方式來移動圖形;若要刪除則可按下鍵盤的Delete鍵。
32 若要變更圖形的填色,則可在舞台內點選圖形的填色後,再至「屬性面板」的填色色盤內進行顏色變更。
33 若在舞台內點選了圖形的「筆畫」,則可屬性面板內指定筆畫的顏色、粗細、及樣式(例:虛線)。
 若在屬性面板內點選「自訂」按鈕則可進行筆畫樣式細部設定。
34 執行「編輯 /還原」(快速鍵Ctrl +Z)可還原至上一個操作步驟;若執行「編輯 /重做」則可重做還原的指令(快速鍵Ctrl +Y)。
35 若一次要還原多個步驟,可執行「視窗 /其它面板 /操作記錄」來開啟面板,並在面板左側向上
拖曳滑桿即可。
 若反白數個步驟,再點選「重播」按鈕則可執行反白的指令。
36 執行「編輯 /偏好設定」:在對話框的層級欄位中可設定最大的還原次數。
投影片 15 文件屬性

37 執行「修改 /文件」,在對話框內可針對舞台進行以下設定:
 標題 & 說明:此資訊會內嵌在SWF檔內,以供搜尋引擎做搜尋使用。
 尺寸:設定舞台的大小。
 符合:(1) 預設:利用手動設定文件大小 (2) 內容:如果文件內有匯入內容,此選項可讓文件變得與圖形內容同大 (3) 印表機:將文件大小由印表機設定來控制。
 背景色:設定舞台的背景顏色。
 影格速率:其單位為fps(Frames Per Second」),即一秒可以播放幾個影格。
 尺規單位:指定尺規單位,若要顯示尺規則可執行「檢視 /尺規」。

投影片 16 圖形合併

38 執行「修改 /文件」,在對話框內將背景色設為「深藍色」,按「確定」。
39 在工具箱啟用「橢圓形工具」,將填色設為淺灰色,筆畫為無。接著在舞台內繪製數個重疊的橢圓來組成雲朵(接續下頁…)。
 舞台內的圖形若顏色相同、且相重疊時則會合併為一個圖形。

投影片 17 圖形切割

40 使用「橢圓形工具」,將填色設為黃色,筆畫為無。接著在舞台內按住Shift鍵不放來繪製一個圓形。
41 接著,繼續使用橢圓形工具在舞台的另一側繪製一個圓形,並利用屬性面板更換其填色。
42 使用「選取工具」點選第二個圓形,並將其移動至第一個圓形的上方偏右,使兩圖形部份重疊。接著在舞台空白處按一下滑鼠左鍵來取消圖形選取。
43 最後,再使用選取工具點選第二個圓形,並按鍵盤的Delete將其刪除來製作出弦月感覺。
 舞台內的圖形若顏色不同、且上下相重疊時,則下方圖形的重疊部份會被移除。
- 3 -

投影片 18 多邊星形工具

44 在工具箱啟用「多邊星形工具」,將填色設為白色,筆畫設為無。
45 在屬性面板點選「選項」按鈕,並在對話框內可進行以下設定:
 樣式:設定為「星形」。
 邊數:設定為6(此欄可指定多邊形的邊數、或星星角數)。
 星形控制點的大小:設為0.1(此欄可鍵入0~1的數值,值愈小則角度愈尖銳)。
46 設定完畢後,在舞台內使用滑鼠拖曳來繪製多個星星圖形。
投影片 19 儲存檔案
47 執行「檔案 /儲存檔案」,鍵入檔名後按「儲存」按鈕即可存檔為fla格式。
 若將此文件使用Flash MX 2004開啟,則必頇在對話框的「存檔類型」下拉選單指定為「Flash MX 2004文件」。
48 若要將FLASH檔案發佈、或內嵌至網頁內,則必頇執行「檔案 /發佈」來存為swf檔。 投影片 20 檢視比例
49 在下載的Flash 1練習檔資料夾內開啟「圖形繪製.fla」檔。
50 在視窗右上角的「檢視比例」下拉選單可用來控制舞台的縮放比例:
 符合視窗大小:將舞台縮放至與目前視窗同等大小(在視窗內無法捲動頁面)。
 顯示影格:將舞台縮放至與目前視窗同等大小(可捲動頁面來檢視舞台以外的區域)。
 顯示全部:將檢視比例調整至足以顯示舞台內外所有的物件;若舞台上沒有任何物件則會顯示整個舞台。
投影片 21 放大鏡工具
51 在工具箱啟用「放大鏡工具」(快速鍵Z):在舞台內可利用點擊、或拖曳方式來放大圖片檢視比例;若按住鍵盤的Alt鍵不放則可切換至縮小比
例模式。
52 在使用其它工具時(例:橢圓形工具),若要放大舞台比例可按住Ctrl +空白鍵不放來臨時切換至放大鏡工具;當按鍵放開後則又會切換回原工具。
 若要縮小檢視比例則可按Ctrl +Alt +空白鍵。
53 在工具箱的「放大鏡工具」上按兩下滑鼠左鍵,則可將舞台檢視比例切換至100%。 投影片 22 手掌工具
54 在工具箱啟用「手掌工具」(快速鍵H):此時在舞台內使用滑鼠拖曳便可移動畫面。
55 使用其它工具時,若按住「空白鍵」不放可臨時切換至手掌工具;當按鍵放開後則又會切換回原工具。
56 在工具箱的「放大鏡工具」上按兩下滑鼠左鍵,則可在視窗內顯示整個舞台。 投影片 23 筆畫極細線設定
57 若將筆畫的樣式設定為「極細線」,則將舞台檢視比例放大時,筆畫仍會保持原有粗細而不會變粗。
58 若將筆畫設定為「實線」,則檢視比例放大時筆畫會跟著變粗。

投影片 24 圖層基本設定

59 目前時間軸內有一名為「參考圖」的圖層。
60 在圖層名稱右側有三個按鈕可供設定:
 隱藏:點選後可隱藏此圖層,再點選一次則可還原為顯示動態。
 鎖定:點選後可鎖定此圖層,再點選一次則可解除鎖定。
 外框:點選後可顯示圖形的路徑,再點選一次則可還原為上色模式。
61 若要改更圖層的外框顏色,則可在圖層上執行「右鍵 /屬性」,接著在對話框內變更「外框顏色」色盤即可。
- 4 -

投影片 25 導引線設定

62 在時間軸將「參考圖」圖層解除鎖定。
63 使用「選取工具」點選猴子頭部的填色,再啟用工具箱的「自由變形工具」來顯示猴子頭部的中
心點。
64 執行「檢視 /尺規」,從左側的尺規拖曳出一垂直導引線至猴子頭部的中心點。
 導引線建立後,仍可使用「選取工具」來調整其位置;若要鎖定導引線,則可執行「檢視 /導引線 /鎖定導引線」。
65 最後,在時間軸內將「參考圖」圖層再度鎖定。
投影片 26 新增圖層與資料夾
66 在時間軸左下角點選「插入圖層」按鈕來新增一圖層,並在圖層名稱上按滑鼠左鍵兩下來重新命名為「猴子」。
 按住滑鼠左鍵上、下拖曳圖層來可變更圖層的前後順序。
67 在時間軸左下角點選「插入圖層資料夾」可在時間軸內新增資料夾,任何圖層皆可拖曳至資料夾內以方便管理。
投影片 27 猴子頭部繪製

68 確認在時間軸已選取「猴子」圖層。
69 在工具箱啟用「橢圓形工具」。將筆畫設為黑色、填色設為無,並在屬性面板將寬度設為8。
70 接著,在舞台內按住Alt不放,沿著導引線從猴子臉部中央拖曳出一橢圓形做來做為臉的輪廓(接續下頁…)。
 若有調整橢圓大小,可啟用工具箱的「自由變形工具」,再拖曳邊框控制點即可。 投影片 28 猴子頭部繪製
71 繼續使用「橢圓形工具」在猴子頭頂上方繪製出第二個橢圓(按住Alt鍵不放);繪製時使第二個橢圓的下緣貼齊至猴子的髮際。
72 使用「選取工具」點選頭部上方的圓形輪廓,並按Delete鍵將其刪除。
73 最後,啟用「油漆筒工具」,將填色設為黑色,在猴子頭髮內按一下滑鼠左鍵來填上黑色。

投影片 29 物件繪製功能
74 在舞台內繪製幾何圖形時(例:橢圓形、矩形、多邊形等),若希望圖形能保持完整,而不與其它圖形因重疊產生合併或分割等情形,則可在工具箱啟用「物件繪製」功能。
 若選取到使用「物件繪製」功能所產生的圖
形,則其邊緣會顯示藍色細邊框。
75 若要將物件恢復至一般可自由編輯的圖形,則可將物件選取後執行「修改 /打散」。
投影片 30 組合物件
76 若舞台內有兩個以上、且相互重疊的物件圖形,則將其同時選取後可執行「修改 /組合物件」,在選單內可進行以下操作:
 聯集:兩物件會變成一個物件(但物件仍保留各自的外觀屬性)。
 交集:保留物件相交的區塊(保留上方物件的外觀屬性)。
 打洞:使用下方物件減去上方物件(保留下方物件的外觀屬性)。
 裁切:保留兩物件相交的區塊(保留下方物件的外觀屬性)。

投影片 31 猴子下巴繪製
77 啟用「橢圓形工具」(取消物件繪製功能),按住Alt鍵不放從猴子臉部中央略下側的位置繪製一橢圓形,來預備做為猴子的下巴輪廓。
78 接著,在工具箱啟用「套索工具」:在舞台內依據底圖來圈選要刪除的上半圓輪廓(按住滑鼠不放拖曳來進行圈選),選取後按Delete鍵刪除圖形(接續下頁…)。
 使用套索工具時,可在工具箱下啟用「多邊形模式」:如此可在舞台內利用點擊方式來產生多邊形選取範圍。
投影片 32 猴子下巴繪製

79 使用「選取工具」點選下巴之間的多餘線段,按Delete鍵刪除。
80 最後,點選下巴輪廓靠近端點的線段,並在屬性面板將下巴的端點設為「無」,使端點呈現扁平形狀;完畢後將下巴另一端的端點進行同樣設定。

投影片 33 猴子嘴巴繪製

81 啟用「橢圓形工具」,按住Alt鍵不放從猴子嘴部中央位置繪製一橢圓形,來預備做為猴子的嘴巴。
82 接著,依據底圖使用「選取工具」框選嘴巴的上半圓,並按Delete鍵刪除。
- 5 -
投影片 34 猴子耳朵繪製

83 在工具箱啟用「鉛筆工具」,在工具箱下側指定「平滑化」模式,並在屬性面板將粗細設為9。接著,依據底圖來描繪出猴子的右耳。
84 繪製完畢後,使用「選取工具」選取外耳圖形,並點選工具箱的「平滑化」按鈕數次來產生較圓滑的線條。
 亦可執行「修改 /形狀 /平滑化」。
85 接著,使用鉛筆工具(墨水模式、粗細7)來描繪內耳的輪廓。完畢後再使用「選取工具」選取內耳圖形,並點選工具箱的「直線化」按鈕數次來產生較筆直的線條。

投影片 35 最佳化

86 若要簡化圖形或線段的複雜程度,可點選圖形後,執行「修改 /形狀 /最佳化」。
87 在對話框中若將「平滑」滑桿調向「最大」方向,則圖形的節點數量會減少,以產生較平滑的外觀。
88 若勾選「使用多次平滑化動作」,則按下「確定」按鈕時會重複平滑化的指令,直到指令無法再進行為止;若勾選「顯示全部訊息」,則會在指令結束時以文字訊息來顯示執行成果。

投影片 36 圖形複製
Z
89 使用「選取工具」按住Shift鍵依序點選繪製好的耳朵圖形;再按住Ctrl +Shift鍵不放向舞台右側拖曳來產生另一隻耳朵。
90 將複製的耳朵執行「修改 /變形 /水平翻轉」,再使用「鍵盤方向鍵」來將耳朵移至適當位置。 投影片 37 眼睛繪製
91 啟用「橢圓形工具」,將筆畫設為無、填色設為黑色。按住Shift不放來在舞台內繪製一圓形做為眼睛。
92 使用「選取工具」點選繪製好的眼睛,再按住Ctrl鍵拖曳至另一眼上方來完成圖形複製。 投影片 38 圖形填色
93 在工具箱啟用「油漆筒工具」,填色設為肉色,筆畫為無。在舞台內利用點擊方式來將猴子的臉部、耳朵進行上色。
 若無法使用油漆筒將耳朵進行填色,則可先在工具箱啟用「封閉大空隙」模式,再試著重新上色。
94 若耳朵無法使用油漆筒上色,則亦可在工具箱啟用「筆刷工具」,並在工具箱下側啟用「繪製填色模式」後,再至舞台內來替耳朵以手繪方式來進行上色。

投影片 39 圖形群組
95 開啟「圖形群組.fla」檔。
96 使用「選取工具」框選左側的整隻猴子,執行「修改 /群組」(Ctrl +G);接著再框選右側的猴子陰影,同樣執行「修改 /群組」。
97 按住Shift向左拖曳右側的猴子陰影圖形,使之重疊於猴子上方(位置略向右下角偏移)。
 可使用「鍵盤方向鍵」來做位置微調。
98 點選陰影圖形,執行「修改 /排列 /移至最後面」。如此陰影圖形便可移至猴子的後方。

投影片 40 編輯群組物件

99 若要編輯群組內的圖形外觀,則可參考以下任一方式。
100 (方式一)使用「選取工具」點選猴子,並執行「修改 /解散群組」:此時陰影群組會突然顯示猴子圖形的上方。
101 點選陰影群組,並執行「編輯 /剪下」;注意此時不要再做其它任何複製或剪下的動作。
102 此時可利用「油漆筒工具」來替猴子任意做上色動作。繪製完畢後,再使用選取工具框選猴子,並執行「修改 /群組」。
103 最後,執行「編輯 /在原地貼上」(Ctrl +Shift +V)來貼上陰影群組,再執行「修改 /排列 /移至最後面」。

投影片 41 編輯群組物件

104 (方式二)在猴子群組物件上按兩下滑鼠左鍵來進入「群組編輯模式」:此時會無法選取該群組以外的任何圖形。
105 使用「油漆筒工具」來替猴子任意做上色動作。繪製完畢後,點選工具列上側的「場景 1」字樣來離開「群組編輯模式」。
 亦可在舞台空白處按兩下滑鼠左鍵來離開群組編輯模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