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8日 星期六





志工招募與社會福利展正式開鑼!

哈囉,KOALA PARK與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預備於2005年10月1 日舉辦園遊會及公開抽獎囉!在當天的開幕活動中,除了有多項表演活動之外,社會局亦會同時表揚十九對家庭志義工。

只要點擊此處即可下載10月1日抽獎之摸彩卷,只要填好後投入當日園遊會之摸彩箱即可參加公開抽獎之活動喔!

另外高雄市政府社會局也將由10月3日至10月10日舉辦「社會福利二00五---志工心動力,社福展深耕」福利特展活動,連續展示一週,參觀市民可至服務台領取學習護照至各參展單位回答問題,答對八個題目者,將可獲得精美宣導紀念品一份,送完為止,有無尾熊、史奴比、麥當勞等二千份小禮物!同時現場也受理志工招募喔!





- 1 -
投影片 1. 移除紅眼 1 開啟「紅眼.jpg」圖檔。 2 (方式一)在工具箱啟用「標準選取工具」,在工具列將形狀設為圓形,並在頁面內框選紅眼部位(若一次無法完整選取紅眼,則可啟用加選功能)。 3 接著,執行「相片 /色相與彩度」:在對話框中將「彩度」設為-100。按「確定」。 4 執行「相片 /高亮度、中間值、陰影」:在對話框中將陰影數值調低,按「確定」。 5 最後,在工具箱啟用「調亮工具」:並在人物的眼白處點擊數次來加亮白色。 投影片 2. 移除紅眼 6 (方式二)將「紅眼.jpg」圖檔執行「相片 /移除紅眼」:在對話框內先按數次「放大」按鈕,接著確認「建立選取區域」工具為啟用狀態,再至縮圖上的紅眼上拖曳出選取區即可減輕紅眼情形。按「確定」。 7 (方式三)在工具箱啟用「移除紅眼工具」,並在人物的紅眼處來回塗抹即可。 投影片 3. 美白牙齒 8 (方式一)在工具箱啟用「套索工具」,在工具列取消勾選智慧型套索,並將柔邊設為約5。接著在頁面內框選人物的牙齒部位。 9 執行「相片 /色相與彩度」:在對話框內將彩度設為-100,並略調高明亮度來將牙齒變白。按「確定」。 投影片 4. 彩度工具 10 (方式二)在工具箱啟用「彩度工具」,並在工具列將程度設為約40,預設項目設為「蒼白」,同時按下「以物件繪圖」按鈕。  若啟用「以物件繪圖」,則所繪製的圖形會被轉為「物件」,故可在「圖層管理員」中進行編修。 11 接著,在頁面內的人物牙齒上來回塗抹;繪製完畢後在工具列再點選「以物件繪圖」按鈕來取消此功能。 投影片 5. 彩度工具設定 12 若要調整彩度工具的上色模式,可在工具列點選「面板」按鈕,並切換至「選項」標籤:在對話框中若按下「+」號則可將彩度工具設為增加彩度模式;按「-」號則會啟用減低彩度模式。 投影片 6. 依色彩範圍選取 13 開啟「跑車.jpg」圖檔。 14 執行「選取區 /依色彩範圍選取」;在對話框中使用滑鼠點擊左側縮圖中汽車車身的紅色,再將相似性滑桿調至最大值(使右側選取區縮圖的汽車盡可能呈現白色)。 15 接著,在對話框中啟用「加選」滴管,並點擊左側縮圖中汽車尚未完整選取的部份(灰色區塊);此時可將相似性滑桿再略為調低,以免選取到背景的路面。按「確定」。 16 最後,執行「相片 /色相與彩度」來調整選取區的色相及彩度。按「確定」。 投影片 7. 色彩取代 17 將「跑車.jpg」圖檔先執行「檔案 /還原」來回復至原始影像。 18 執行「調整 /色彩取代」;在對話框內將雙重檢視切換至「遮罩」選項,並勾選「預覽」。 19 接著,在左側縮圖內使用滑鼠點擊汽車車身的紅色,再調整相似性滑桿;在此儘量使右側縮圖中的汽車呈現白色。 20 最後,在對話框底端調整色相及彩度滑桿來改變汽車的顏色,再按「確定」。 投影片 8. 單色相片 21 開啟「瑞典世界小姐.jpg」檔。 22 若要將彩色影像轉為灰階影像,可使用下列任一種操作方式。 23 (方式一)執行「相片 /色相與彩度」,將彩度設為-100,按「確定」。 24 (方式二)執行「相片 /增強 /單色」指令。 投影片 9. 單色相片 25 (方式三)執行「調整 /轉換影像類型 /灰階(8 bit):8 bit是指「2的8次方」,即指影像具有
- 2 -
顯示256種顏色的能力。 26 影像轉為灰階格式後檔案會變得較小,但會無法使用彩色筆刷及部份與顏色相關的特效。 投影片 10. 遮罩模式 27 將「瑞典世界小姐.jpg」執行「檔案 /還原」。 28 執行「檔案 /偏好設定 /一般」:在對話框中將遮罩色彩設為「綠色」,透明度約為50。按「確定」。 29 在工具箱內按下「遮罩模式」按鈕,再啟用「筆刷工具」;在工具列將顏色設為白色,柔邊設為50。接著在頁面內將人物的嘴唇塗滿遮罩色彩(接續下頁…)。  若不小心繪製到多餘的區域,可在工具箱將前景色設回黑色後,再使用筆刷工具將多餘的區域抹除。  按X鍵可快速切換前景與背景色。 投影片 11. 遮罩模式 30 繪製完畢後,再點選工具箱的「遮罩」按鈕來退出遮罩模式;如此原先塗抹的區域會變成選取區。 31 執行「右鍵 /改選未選取部份」,再執行「相片 /增強 /單色」來將嘴巴以外的區域轉為灰階影像。 投影片 12. 雙色特效 32 在圖層管理員確認已選取到單色的圖層。 33 執行「相片 /增強 /雙色」:在對話框中勾選「啟用深褐色特效的色彩與範圍」,接著將左側的色盤設為深藍色,右側的色盤設為淺橘色。 34 接著,將深藍色色盤下側的滑桿略向右拖曳來使影像對比加強。  若要將雙色效果略為減弱,則可提高「保留的原始色彩」數值。 35 最後,執行「右鍵 /全部合併」來將所有物件合併至基底影像;再執行「相片 /高亮度、中間值、陰影」,在對話框中將中間值略降低、並將高亮度略為提高,按「確定」。 投影片 13. 單一色調相片 36 開啟「藝術風.jpg」圖檔。 37 (方式一)執行「相片 /增強 /單色」來將影像轉為灰階。 38 接著,執行「相片 /色彩平衡」:在對話框中可點選快速範例縮圖來加上色調。完畢後按「確定」按鈕。  在「色調平衡」下拉選單中可指定針對高亮度、中間值、陰影做不同色調處理。 投影片 14. 單一色調相片 39 (方式二)將「藝術風.jpg」圖檔執行「相片 /色相與彩度」。 40 在色相與彩度對話框中勾選「上色」,並調整影像的色相、飽和度、明亮度滑桿來指定色調,最後再按「確定」按鈕。 投影片 15. 單一色調相片 41 (方式三)在工具箱啟用「油漆筒工具」:在工具列任意指定一個色彩,相似性設為255,合併方法設為「上色」;接著在頁面內按一下滑鼠左鍵便可將影像套用選取的色調。  上色時亦可在工具列指定只有色相、色相與彩度等其它合併方法。  上色前可在工具列略調整「透明度」,此數值愈高則色調會愈淡。  亦可使用「線性漸層填充」等工具來將影像套用更豐富的漸層色調。 投影片 16. 單一色調相片 42 (方式四)切換至「放大鏡工具」,在工具列取消勾選「調整視窗」選項;接著在頁面內按滑鼠右鍵數次來縮小影像。 43 在工具箱啟用「路徑繪圖工具」,並在工具列將形狀設為矩形,並指定任一色彩;接著在頁面內繪製一個較影像略大的矩形。 44 在「圖層管理員」面板中矩形物件的合併方法變更為「上色」;並可略降低矩形的「透明度」。  若要將矩形物件套用漸層色,可先將矩形執行「右鍵 /轉換物件類型 /文字路徑轉成影像」;再使用「線性漸層填充工具」來將矩形套用漸層色。
- 3 -
投影片 17. 景深設定 45 開啟「水果.jpg」圖檔。 46 在工具箱按下「遮罩模式」按鈕。 47 在工具箱啟用「橢圓形漸層填充工具」,並在工具列將左側填充色彩設為黑色,右側設為白色:接著在頁面內的任一水果上拖曳滑鼠來進行選取。 48 在工具箱按下「遮罩模式」按鈕來離開遮罩模式,再執行「相片 /模糊 /高斯模糊」:在對話框內按下「選項」按鈕,並將半徑設為約1.5像素。按「確定」。 投影片 18. 清晰遮罩 49 在圖層管理員內選取水果圖檔的基底影像。 50 執行「相片 /清晰 /清晰遮罩」:在對話框中按下「選項」按鈕,再依序完成以下設定:  半徑:1 px(受到濾鏡影響的邊界半徑)  數量:150%(濾鏡強度)  臨界值:5(被判定為邊界的標準,如設為0則濾鏡會套用在所有像素上) 51 最後,在對話框點選「預覽」按鈕,再利用「復原」按鈕來比較套用效果的前、後差異。若要繼續修改數值則按下「繼續」,若已設定完成則按「確定」。 投影片 19. 物件遮罩 52 在工具箱點選「開新影像」按鈕:在對話框中勾選「使用者自訂」,並將新影像的寬度設為500像素、高度設為700像素。按「確定」。 53 依序開啟「隊長.jpg」及「球員.jpg」兩圖檔。 54 在「球員」圖檔內執行「右鍵 /全部」,再執行「編輯 /複製」;接著切換至新影像內來執行「編輯 /貼上 /貼成物件」。 投影片 20. 物件遮罩 55 在工具箱啟用「變形工具」,並按住Shift鍵向內拖曳球員影像的邊框控制點來等比例縮小,使其約佔版面的下側1/2位置。 56 切換至「隊長」圖檔,先執行「右鍵 /全部」,再執行「編輯 /複製」;接著切換至新影像內來執行「編輯 /貼上 /貼成物件」。 57 使用「變形工具」按住Shift鍵向內拖曳隊長影像的邊框控制點來等比例縮小,使其約佔版面的上側2/3位置(接續下頁…)。 投影片 21. 物件遮罩 58 在圖層管理員內點選隊長圖層,並在工具箱按下「遮罩模式」按鈕。 59 在工具箱啟用「線性漸層工具」,並在工具列將左側填充色彩設為黑色、右側設為白色:接著在隊長影像的下側向上拖曳來產生淡出效果。 60 在工具箱啟用「筆刷工具」,並在工具列將筆刷半徑設為約200,顏色設為黑色;接著在頁面內的白衣球員臉部按一下滑鼠左鍵來移除該部位的遮罩。 61 最後,在工具箱再按一下「遮罩模式」按鈕來離開遮罩模式(接續下頁…)。 投影片 22. 懷舊相片效果 62 執行「編輯 /再製 /基底影像與合併的物件」來將影像與物件合併至一個新圖檔。 63 在新圖檔內執行「相片 /色相與彩度」:在對話框內勾選「上色」,並利用色相與彩度兩個滑桿將影像調整成黃褐色的色調。按「確定」。 64 執行「相片 /增強 /底片顆粒」:在對話框內將數量設為約15,大小約5,並勾選「維持色彩一致」選項。完畢後按「確定」。 65 若要將影像套用皺褶般的紋理質感,可執行「特效 /填充與材質 /材質濾鏡」:在對話框左下角先套用「動物皮革」材質,並將柔和度設為0、透明度設為約80。按「確定」。 投影片 23. 物件擷取 66 開啟「金髮女子.jpg」圖檔。 67 執行「物件 /擷取物件」:在對話框內沿著人物頭髮的邊緣描繪。完畢後按「下一步」。 68 將「擷取細節」滑桿調至最高,並使用滑鼠點選兩側的灰色背景;接著按下「擷取」按鈕,再按「下一步」。 69 利用對話框內的橡皮擦可手動繪製綠色的遮罩區;若取消橡皮擦功能則可移除綠色遮罩。完畢後「確定」。

PhotoImpact第4堂(970526)


















- 1 -
投影片 1. 材質填充工具 1 若要在頁面內填滿材質,則可在工具箱啟用「材質填充工具」,再至頁面內拖曳滑鼠來產生材質圖樣。 2 材質填充工具列設定:  材質填充群組:選取填充類型。  更多:可載入外部材質圖檔。  色相:改變材質的顏色。  透明度:改變材質的透明度。  合併:改變材質的合併方法。 3 材質大小方式選單說明:  不調整材質的大小:只能在頁面內移動材質,而不能改變材質大小。  維持寬高比:可等比例改變材質大小。  任意調整大小:可以任意比例來調整材質大小。 投影片 2. 背景光製作 4 開啟「筆記型電腦.ufo」圖檔。 5 在工具箱啟用「標準選取工具」,並在工具列將形狀設為圓形,柔邊值設為100。 6 在頁面中央拖曳出一個圓形選取區,並執行「相片 /亮度及對比」指令;在對話框內點選「較亮」縮圖來將影像亮度提高,再按「確定」。 投影片 3. 產品桌面製作 7 在工具箱啟用「標準選取工具」,在工具列將形狀設為矩形,並將柔邊值設為0。 8 在頁面內利用滑鼠拖曳來選取基底影像的下半部,再執行「相片 /亮度與對比」;在對話框內點選「較少亮度」縮圖數次來將選取區內的影像變暗,以便模擬桌面的感覺。按「確定」。 9 在圖層管理員面板內將「背景光」圖層移至「平台」圖層的後方,再將平台物件的透明度略為調高。 投影片 4. 分割陰影 10 使用挑選工具在頁面內點選筆記型電腦物件,並執行「右鍵 /陰影」;在對話框中將柔邊設為約20,按「確定」。 11 將筆記型電腦物件執行「右鍵 /分割陰影」來將陰影分離為獨立物件;接著在圖層管理員內暫時將筆記型電腦圖層設為隱藏狀態。 投影片 5. 物件繪圖橡皮擦工具 12 使用挑選工具在頁面內點選筆記型電腦的陰影物件。 13 在工具箱啟用「物件繪圖橡皮擦工具」,並在頁面內將電腦螢幕後側的陰影抹除,而只保留電腦底座部份的陰影。 14 抹除完畢後,再至圖層管理員中將筆記型電腦圖層設回顯示狀態。 投影片 6. 物件繪圖橡皮擦工具 15 在圖層管理員內按住Ctrl鍵不放同時選取平台與背景光兩個物件,並執行「右鍵 /合併」來將兩物件合併至基底影像。 16 最後,在圖層管理員選取基底影像,並執行「相片 /色彩平衡」;在對話框內利用點選快速範例縮圖來將影像套用任意色調,再按「確定」。 投影片 7. 合併方法 17 常用合併方法簡介:  相乘:會使影像變得更暗,白色部份則會變成透明。  相乘倒數:會使影像變得更亮,黑色部份則會變成透明。  重疊:中間灰會變成透明,比中間灰淺則會使影像變亮、比中間灰深則會使影像變暗(此模式會使影像對比加強)。 18 若要查詢合併方法的詳細說明,可執行「說明 /PhotoImpact說明」,並以「合併方法」做為關鍵字來搜尋說明檔。 投影片 8. 非破壞性影像明暗調整 19 開啟「海岸.jpg」圖檔。 20 在工具箱啟用「路徑繪圖工具」,並在工具列將形狀設為矩形。 21 在工具列點選色彩方框,並在選單內點選「友立色彩選擇工具」,接著在彈出對話框內的R、G、B欄依序皆鍵入數值128。按「確定」(接續下頁…)。  如此可以產生中間灰的顏色。
- 2 -
投影片 9. 非破壞性影像明暗調整 22 接著,在視窗內拖曳出一個較海岸影像略大的矩形。 23 開啟「圖層管理員」面板,並將灰色矩形的合併方法設為「重疊」;如此灰色的矩形會變成隱藏的狀態。 24 在影像內執行「右鍵 /轉換物件類型 /文字路徑轉成影像」。 投影片 10. 非破壞性影像明暗調整 25 在工具箱啟用「調亮工具」,並在工具列將形狀設為50,程度設為80,柔邊設為50;接著在影像內塗抹岩石便可將該部位的影像變亮。 26 在工具箱啟用「調暗工具」,並在工具列將形狀設為50,程度設為50,柔邊設為50;接著在影像內塗抹天空及海洋便可將該部位的影像變亮。 27 若要還原海岸的明暗狀態,可在工具箱啟用「筆刷工具」,並在工具列將顏色設為RGB=128,再至影像內塗抹要還原的區域即可。  在圖層管理員內亦可刪除整個灰色矩形。 投影片 11. 影像物件 & 路徑物件 28 影像物件:  即一般的點陣圖物件;影像物件可使用工具箱的影像工具來進行編輯(例:物件橡皮擦工具、筆刷工具、油漆筒工具等)。 29 路徑物件:  使用「路徑繪圖工具」所建立的向量式物件;路徑物件可藉由編輯節點來變更外觀、亦可用來製作3D特效。 投影片 12. 鬍鬚效果 30 開啟「中年大叔.jpg」圖檔。 31 在工具箱啟用「路徑繪圖工具」,並在工具列將形狀設為矩形,顏色設為黑色;接著在頁面內繪製一個小的黑色矩形。 32 使用挑選工具點選黑色矩形,並在百寶箱的「影像增強 /顆粒圖庫 /雨」分類中先點選「雨 10」特效,再於特效縮圖上方執行「右鍵 /修改內容再套用」。 33 在設定對話框中將雨的顏色設為白色,寬度設為5,按「確定」(接續下頁…)。 投影片 13. 影像轉成路徑 34 將剛套用雨特效的矩形物件執行「右鍵 /轉換物件類型 /文字影像轉成路徑」;接著再執行「右鍵 /編輯屬性」。 35 在工具列的模式下拉選單中切換至「水平變形」,並使用滑鼠拖曳錨點及控制桿來調整出鬍子的造型。調整完畢後,在模式下拉選單切換回「2D模式」。 投影片 14. 路徑轉成影像 36 將剛製作的鬍子物件執行「右鍵 /轉換物件類型 /文字路徑轉成影像」。 37 在工具箱啟用「挑選工具」,並將鬍子物件的「透明度」略調高;接著再使用「物件繪圖橡皮擦工具」將鼻子上的鬍子抹除。 38 在工具列將鬍子的透明度調回至0,並將柔邊數值提高來使鬍子邊緣產生柔化效果;最後再至圖層管理員內將合併方法設為「相乘」。 投影片 15. 3D旋轉 39 從百寶箱的「影像增強 /填充圖庫 /相片」分類中拖曳任意一個圖檔至視窗空白處來新增影像。 40 在相片影像內執行「選取區 /全部」,再執行「編輯 /複製」。 41 執行「檔案 /開新檔案 /開新影像」:在對話框中將影像大小設為網頁750*550像素,按「確定」;接著再執行「編輯 /貼上 /貼成物件」(接續下頁…)。 投影片 16. 3D旋轉 42 在新影像內選取相片物件,並執行「右鍵 /轉換物件類型 /文字影像轉成路徑」。 43 在工具箱啟用「變形工具」,並在工具列點選「3D虛擬旋轉」。 44 接著,在頁面內利用拖曳方式可將相片物件進行3D旋轉;若拖曳相片物件的圓心可移動相片,若拖曳相片邊框則可調整相片的大小。
- 3 -
投影片 17. 調整大小 45 開啟「家庭.jpg」圖檔,並執行「編輯 /再製 /基底影像與物件」(Ctrl +D)來複製影像。 46 執行「視窗 /垂直並排」。接著切換至「放大鏡工具」,並在工具列將「調整視窗」選項取消勾選。 47 將其中一個圖檔執行「調整 /調整大小」:在對話框中來新影像大小設為500%,重新取樣設為「最接近的相鄰點」。按「確定」(接續下頁…)。 投影片 18. 調整大小 48 接著,將另一個圖檔執行「調整 /調整大小」:在對話框中來新影像大小設為500%,重新取樣設為「Bicubic」。按「確定」。 49 此時若比較兩個圖檔,會發現Bicubic可以產生平滑、對比較豐富的漸層色調。 投影片 19. 影像旋轉及翻轉 50 開啟「三地門.jpg」圖檔。 51 在工具箱啟用「變形工具」,接著在工具列按下「往右轉90度」按鈕即可將照片向右旋轉90度。  亦可執行「編輯 /旋轉及翻轉 /往右轉90度」。 投影片 20. 傾斜照片校正 52 開啟「窗戶.jpg」圖檔。 53 在工具箱啟用「測量工具」;在頁面內沿著影像上側邊緣拖曳出測量線,如此可在工具列中得知角度數值。 54 切換至「變形工具」,並在工具列將剛測得的角度數值輸入至「旋轉角度」欄位,再點選「逆時針旋轉」按鈕。 55 在工具箱啟用「標準選取工具」,在工具列將形狀設為矩形,柔邊設為0;接著在頁面內框選要剪裁的區域,再點選工具列的「剪裁」按鈕。 投影片 21. 以水平線為準旋轉 56 開啟「海邊.jpg」圖檔。 57 在工具箱啟用「變形工具」,並在工具列點選「以水平線為準旋轉」。 58 在頁面內拖曳水平線兩端的控制點,使其切齊影像中的海平面;最後在影像任意處按兩下滑鼠左鍵來校正影像。 59 最後,在工具箱啟用「標準選取工具」;在頁面內框選要剪裁的區域後,再點選工具列的「剪裁」按鈕。 投影片 22. 剪裁工具 60 開啟「火車.jpg」圖檔。 61 在工具箱啟用「剪裁工具」,並在頁面內拖曳要剪裁的範圍,再按Enter鍵便可完成剪裁。 62 剪裁工具其它操作技巧:  在工具列可指定剪裁框的座標與長寬(例:手機桌布:240*320)。  按鍵盤的ESC;或按工具列的「清除」按鈕可以重新設定剪裁範圍。  在工具列的「填充不要的區域」欄中可將顏色設為黑色,阻光度設為0:如此可模擬裁剪後的外觀。  若點選「鎖定」按鈕,則可在下拉選單選取剪裁的預設比例;若點擊「自訂」按鈕則可自行輸入整數來設定剪裁長寬比。 投影片 23. 透視剪裁 63 開啟「畫廊.jpg」圖檔。 64 在工具箱啟用「透視剪裁工具」:在頁面內拖曳出一剪裁框後,再拖曳剪裁框的四個端點,使其成為符合畫框的四個端點;接著再按下工具列的「完成」按鈕來套用剪裁。 65 在工具箱啟用「變形工具」,並在工具列確認已啟用「調整大小」之功能;接著利用拖曳控制點的方式來略為調整影像的寬高比。 投影片 24. 接合掃描的影像 66 在工具列點選「開啟舊檔」按鈕,並在練習檔資料夾內按住Shift鍵依序點選左圖、中圖、右圖三個圖檔,再按下「開啟」按鈕。 67 切換至「左圖.jpg」圖檔的視窗,並執行「編輯 /接合掃描的影像」。 68 在對話框將縫圖對象下拉選單設為「中」,並確認「自動微調」選項已勾選;接著在縮圖內拖曳中圖來使與左圖重疊的影像彼此吻合。
- 4 -
 亦可按住Shift鍵來在左圖的任意處建立參考點,接著再至中圖的相同位置點擊來接合圖片。 69 最後,重複上步驟來將剛接合完畢的影像繼續與「右圖.jpg」圖檔接合。 投影片 25. 色相、彩度、明度 70 色相(Hue):指的是色彩的外相,是在不同波長的光照射下,人眼所感覺不同的顏色,如紅色、綠色等。 71 飽和度(Saturation):又稱為彩度,即顏色中所包含的灰值。在PhotoImpact中若彩度為最低值時,影像會呈現灰色。 72 明亮度(Brightness):即顏色的明亮程度。在PhotoImpact中明亮度為最小值時顏色為黑色,反之最大值為白色。 投影片 26. 色相與彩度 73 開啟「小美眉.jpg」圖檔。 74 在圖層管理員內點選基底影像,並執行「右鍵 /再製」。 75 將再製的物件執行「相片 /色相與彩度」;在對話框中勾選「範圍」,並將色彩範圍限制在桃紅色區塊。接著調整「色相」滑桿便可改變小女孩洋裝的顏色。 76 最後,在工具箱啟用「物件繪圖橡皮擦工具」,並在頁面中塗抹已變色的花朵來還原其顏色。

PhotoImpact



















- 1 -
投影片 1. 材質填充工具 1 若要在頁面內填滿材質,則可在工具箱啟用「材質填充工具」,再至頁面內拖曳滑鼠來產生材質圖樣。 2 材質填充工具列設定:  材質填充群組:選取填充類型。  更多:可載入外部材質圖檔。  色相:改變材質的顏色。  透明度:改變材質的透明度。  合併:改變材質的合併方法。 3 材質大小方式選單說明:  不調整材質的大小:只能在頁面內移動材質,而不能改變材質大小。  維持寬高比:可等比例改變材質大小。  任意調整大小:可以任意比例來調整材質大小。 投影片 2. 背景光製作 4 開啟「筆記型電腦.ufo」圖檔。 5 在工具箱啟用「標準選取工具」,並在工具列將形狀設為圓形,柔邊值設為100。 6 在頁面中央拖曳出一個圓形選取區,並執行「相片 /亮度及對比」指令;在對話框內點選「較亮」縮圖來將影像亮度提高,再按「確定」。 投影片 3. 產品桌面製作 7 在工具箱啟用「標準選取工具」,在工具列將形狀設為矩形,並將柔邊值設為0。 8 在頁面內利用滑鼠拖曳來選取基底影像的下半部,再執行「相片 /亮度與對比」;在對話框內點選「較少亮度」縮圖數次來將選取區內的影像變暗,以便模擬桌面的感覺。按「確定」。 9 在圖層管理員面板內將「背景光」圖層移至「平台」圖層的後方,再將平台物件的透明度略為調高。 投影片 4. 分割陰影 10 使用挑選工具在頁面內點選筆記型電腦物件,並執行「右鍵 /陰影」;在對話框中將柔邊設為約20,按「確定」。 11 將筆記型電腦物件執行「右鍵 /分割陰影」來將陰影分離為獨立物件;接著在圖層管理員內暫時將筆記型電腦圖層設為隱藏狀態。 投影片 5. 物件繪圖橡皮擦工具 12 使用挑選工具在頁面內點選筆記型電腦的陰影物件。 13 在工具箱啟用「物件繪圖橡皮擦工具」,並在頁面內將電腦螢幕後側的陰影抹除,而只保留電腦底座部份的陰影。 14 抹除完畢後,再至圖層管理員中將筆記型電腦圖層設回顯示狀態。 投影片 6. 物件繪圖橡皮擦工具 15 在圖層管理員內按住Ctrl鍵不放同時選取平台與背景光兩個物件,並執行「右鍵 /合併」來將兩物件合併至基底影像。 16 最後,在圖層管理員選取基底影像,並執行「相片 /色彩平衡」;在對話框內利用點選快速範例縮圖來將影像套用任意色調,再按「確定」。 投影片 7. 合併方法 17 常用合併方法簡介:  相乘:會使影像變得更暗,白色部份則會變成透明。  相乘倒數:會使影像變得更亮,黑色部份則會變成透明。  重疊:中間灰會變成透明,比中間灰淺則會使影像變亮、比中間灰深則會使影像變暗(此模式會使影像對比加強)。 18 若要查詢合併方法的詳細說明,可執行「說明 /PhotoImpact說明」,並以「合併方法」做為關鍵字來搜尋說明檔。 投影片 8. 非破壞性影像明暗調整 19 開啟「海岸.jpg」圖檔。 20 在工具箱啟用「路徑繪圖工具」,並在工具列將形狀設為矩形。 21 在工具列點選色彩方框,並在選單內點選「友立色彩選擇工具」,接著在彈出對話框內的R、G、B欄依序皆鍵入數值128。按「確定」(接續下頁…)。  如此可以產生中間灰的顏色。
- 2 -
投影片 9. 非破壞性影像明暗調整 22 接著,在視窗內拖曳出一個較海岸影像略大的矩形。 23 開啟「圖層管理員」面板,並將灰色矩形的合併方法設為「重疊」;如此灰色的矩形會變成隱藏的狀態。 24 在影像內執行「右鍵 /轉換物件類型 /文字路徑轉成影像」。 投影片 10. 非破壞性影像明暗調整 25 在工具箱啟用「調亮工具」,並在工具列將形狀設為50,程度設為80,柔邊設為50;接著在影像內塗抹岩石便可將該部位的影像變亮。 26 在工具箱啟用「調暗工具」,並在工具列將形狀設為50,程度設為50,柔邊設為50;接著在影像內塗抹天空及海洋便可將該部位的影像變亮。 27 若要還原海岸的明暗狀態,可在工具箱啟用「筆刷工具」,並在工具列將顏色設為RGB=128,再至影像內塗抹要還原的區域即可。  在圖層管理員內亦可刪除整個灰色矩形。 投影片 11. 影像物件 & 路徑物件 28 影像物件:  即一般的點陣圖物件;影像物件可使用工具箱的影像工具來進行編輯(例:物件橡皮擦工具、筆刷工具、油漆筒工具等)。 29 路徑物件:  使用「路徑繪圖工具」所建立的向量式物件;路徑物件可藉由編輯節點來變更外觀、亦可用來製作3D特效。 投影片 12. 鬍鬚效果 30 開啟「中年大叔.jpg」圖檔。 31 在工具箱啟用「路徑繪圖工具」,並在工具列將形狀設為矩形,顏色設為黑色;接著在頁面內繪製一個小的黑色矩形。 32 使用挑選工具點選黑色矩形,並在百寶箱的「影像增強 /顆粒圖庫 /雨」分類中先點選「雨 10」特效,再於特效縮圖上方執行「右鍵 /修改內容再套用」。 33 在設定對話框中將雨的顏色設為白色,寬度設為5,按「確定」(接續下頁…)。 投影片 13. 影像轉成路徑 34 將剛套用雨特效的矩形物件執行「右鍵 /轉換物件類型 /文字影像轉成路徑」;接著再執行「右鍵 /編輯屬性」。 35 在工具列的模式下拉選單中切換至「水平變形」,並使用滑鼠拖曳錨點及控制桿來調整出鬍子的造型。調整完畢後,在模式下拉選單切換回「2D模式」。 投影片 14. 路徑轉成影像 36 將剛製作的鬍子物件執行「右鍵 /轉換物件類型 /文字路徑轉成影像」。 37 在工具箱啟用「挑選工具」,並將鬍子物件的「透明度」略調高;接著再使用「物件繪圖橡皮擦工具」將鼻子上的鬍子抹除。 38 在工具列將鬍子的透明度調回至0,並將柔邊數值提高來使鬍子邊緣產生柔化效果;最後再至圖層管理員內將合併方法設為「相乘」。 投影片 15. 3D旋轉 39 從百寶箱的「影像增強 /填充圖庫 /相片」分類中拖曳任意一個圖檔至視窗空白處來新增影像。 40 在相片影像內執行「選取區 /全部」,再執行「編輯 /複製」。 41 執行「檔案 /開新檔案 /開新影像」:在對話框中將影像大小設為網頁750*550像素,按「確定」;接著再執行「編輯 /貼上 /貼成物件」(接續下頁…)。 投影片 16. 3D旋轉 42 在新影像內選取相片物件,並執行「右鍵 /轉換物件類型 /文字影像轉成路徑」。 43 在工具箱啟用「變形工具」,並在工具列點選「3D虛擬旋轉」。 44 接著,在頁面內利用拖曳方式可將相片物件進行3D旋轉;若拖曳相片物件的圓心可移動相片,若拖曳相片邊框則可調整相片的大小。
- 3 -
投影片 17. 調整大小 45 開啟「家庭.jpg」圖檔,並執行「編輯 /再製 /基底影像與物件」(Ctrl +D)來複製影像。 46 執行「視窗 /垂直並排」。接著切換至「放大鏡工具」,並在工具列將「調整視窗」選項取消勾選。 47 將其中一個圖檔執行「調整 /調整大小」:在對話框中來新影像大小設為500%,重新取樣設為「最接近的相鄰點」。按「確定」(接續下頁…)。 投影片 18. 調整大小 48 接著,將另一個圖檔執行「調整 /調整大小」:在對話框中來新影像大小設為500%,重新取樣設為「Bicubic」。按「確定」。 49 此時若比較兩個圖檔,會發現Bicubic可以產生平滑、對比較豐富的漸層色調。 投影片 19. 影像旋轉及翻轉 50 開啟「三地門.jpg」圖檔。 51 在工具箱啟用「變形工具」,接著在工具列按下「往右轉90度」按鈕即可將照片向右旋轉90度。  亦可執行「編輯 /旋轉及翻轉 /往右轉90度」。 投影片 20. 傾斜照片校正 52 開啟「窗戶.jpg」圖檔。 53 在工具箱啟用「測量工具」;在頁面內沿著影像上側邊緣拖曳出測量線,如此可在工具列中得知角度數值。 54 切換至「變形工具」,並在工具列將剛測得的角度數值輸入至「旋轉角度」欄位,再點選「逆時針旋轉」按鈕。 55 在工具箱啟用「標準選取工具」,在工具列將形狀設為矩形,柔邊設為0;接著在頁面內框選要剪裁的區域,再點選工具列的「剪裁」按鈕。 投影片 21. 以水平線為準旋轉 56 開啟「海邊.jpg」圖檔。 57 在工具箱啟用「變形工具」,並在工具列點選「以水平線為準旋轉」。 58 在頁面內拖曳水平線兩端的控制點,使其切齊影像中的海平面;最後在影像任意處按兩下滑鼠左鍵來校正影像。 59 最後,在工具箱啟用「標準選取工具」;在頁面內框選要剪裁的區域後,再點選工具列的「剪裁」按鈕。 投影片 22. 剪裁工具 60 開啟「火車.jpg」圖檔。 61 在工具箱啟用「剪裁工具」,並在頁面內拖曳要剪裁的範圍,再按Enter鍵便可完成剪裁。 62 剪裁工具其它操作技巧:  在工具列可指定剪裁框的座標與長寬(例:手機桌布:240*320)。  按鍵盤的ESC;或按工具列的「清除」按鈕可以重新設定剪裁範圍。  在工具列的「填充不要的區域」欄中可將顏色設為黑色,阻光度設為0:如此可模擬裁剪後的外觀。  若點選「鎖定」按鈕,則可在下拉選單選取剪裁的預設比例;若點擊「自訂」按鈕則可自行輸入整數來設定剪裁長寬比。 投影片 23. 透視剪裁 63 開啟「畫廊.jpg」圖檔。 64 在工具箱啟用「透視剪裁工具」:在頁面內拖曳出一剪裁框後,再拖曳剪裁框的四個端點,使其成為符合畫框的四個端點;接著再按下工具列的「完成」按鈕來套用剪裁。 65 在工具箱啟用「變形工具」,並在工具列確認已啟用「調整大小」之功能;接著利用拖曳控制點的方式來略為調整影像的寬高比。 投影片 24. 接合掃描的影像 66 在工具列點選「開啟舊檔」按鈕,並在練習檔資料夾內按住Shift鍵依序點選左圖、中圖、右圖三個圖檔,再按下「開啟」按鈕。 67 切換至「左圖.jpg」圖檔的視窗,並執行「編輯 /接合掃描的影像」。 68 在對話框將縫圖對象下拉選單設為「中」,並確認「自動微調」選項已勾選;接著在縮圖內拖曳中圖來使與左圖重疊的影像彼此吻合。
- 4 -
 亦可按住Shift鍵來在左圖的任意處建立參考點,接著再至中圖的相同位置點擊來接合圖片。 69 最後,重複上步驟來將剛接合完畢的影像繼續與「右圖.jpg」圖檔接合。 投影片 25. 色相、彩度、明度 70 色相(Hue):指的是色彩的外相,是在不同波長的光照射下,人眼所感覺不同的顏色,如紅色、綠色等。 71 飽和度(Saturation):又稱為彩度,即顏色中所包含的灰值。在PhotoImpact中若彩度為最低值時,影像會呈現灰色。 72 明亮度(Brightness):即顏色的明亮程度。在PhotoImpact中明亮度為最小值時顏色為黑色,反之最大值為白色。 投影片 26. 色相與彩度 73 開啟「小美眉.jpg」圖檔。 74 在圖層管理員內點選基底影像,並執行「右鍵 /再製」。 75 將再製的物件執行「相片 /色相與彩度」;在對話框中勾選「範圍」,並將色彩範圍限制在桃紅色區塊。接著調整「色相」滑桿便可改變小女孩洋裝的顏色。 76 最後,在工具箱啟用「物件繪圖橡皮擦工具」,並在頁面中塗抹已變色的花朵來還原其顏色。

PhotoImpact第2堂(970524)

未載入園遊會海報圖







- 1 -
投影片 1. 啟動PhotoImpact 1 按下視窗左下角的「開始」功能表,並在「程式集 /Ulead PhotoImpact 10」選單中啟動PhotoImpact 10。 投影片 2. PhotoImpact工作區 2 若要簡化PhotoImpact的工作環境,可在選單列執行「工作區 /基本模式」:基本模式僅提供最常使用之影像編輯功能,同時會顯示較大的圖示按鈕。 3 若要還原PhotoImpact的工作環境,可執行「工作區 /標準模式」。 投影片 3. PhotoImpact 工具箱 4 「工具箱」提供了影像編修最常使用的工具:工具箱可藉由拖曳頂端來任意移動位置,移動時亦可依附在畫面的左、右兩側。 5 工具箱內的工具圖示右下角若更「三角形」,則代表該按鈕內仍更其它隱藏工具:按住按鈕不放便可顯示這些隱藏工具。 6 顯示隱藏工具時,若將滑鼠游標移至隱藏按鈕選單之頂部灰色區塊,則可將選單獨立成一子面板。  亦可執行「工作區 /工具」來顯示完整工具面板。 投影片 4. 面板基礎操作 7 執行「工作區 /面板」:在選單中的面板名稱若為勾選狀態,即表示該面板已出現在視窗中。 8 若在面板名稱區塊按兩下滑鼠左鍵、或點選面板右上角的「放大 & 還原」按鈕可展開、收合面板。 9 若使用滑鼠拖曳面板的左側邊框,則可調整面板的寬度;若點選面板邊框上的「開關箭號」則可顯示或隱藏整組面板。 投影片 5. 浮動式面板 10 若使用滑鼠拖曳面板頂端的淺藍色區塊,則可將面板轉為浮動式的面板。 11 浮動式面板可藉由拖曳其頂端來在視窗中任意移動位置;或拖曳至視窗右、下、左側來變為常駐狀態。 投影片 6. 重設介面 12 若在選單列執行「工作區 /重設回預設狀態」可將PhotoImpact的面板、工具列等皆還原至預設狀態。 投影片 7. Windows圖片和傳真檢視器 13 一般在Windows XP環境下開啟圖檔時,會使用Windows內建的「圖片和傳真檢視器」來檢視圖片。 14 「Windows圖片和傳真檢視器」僅可用來快速瀏覽圖片,但並不具備編輯影像的功能。 投影片 8. 變更圖片開啟的預設程式 15 若要變更圖片開啟的預設程式,可先選取任意圖檔後,執行「右鍵 /開啟檔案 /選擇程式」。 16 接著,在對話框中反白「PhotoImpact」,並勾選「永遠用選取的程式來開啟這種檔案」,再按「確定」。  如果在對話框中找不到要用來編輯影像的軟體,則可點選「瀏覽」按鈕來手動指定該軟體執行檔(.exe)的位置。 投影片 9. 在PhotoImpact內開啟圖檔 17 在PhotoImpact內可執行「檔案 /開啟舊檔」來開啟要編輯的圖片。  亦可在工具列點選「開啟舊檔」圖示按鈕。 18 若執行「檔案 /瀏覽」(Shift +O):可則使用PhotoImpact的「瀏覽管理員」來瀏覽、開啟圖檔。 19 若要將瀏覽管理員做為預設的圖片開啟方式,則可執行「檔案 /偏好設定 /一般」:在對話框中反白「開啟與儲存」類別,再勾選「使用瀏覽管理員來開啟影像」即可。 投影片 10. 縮放影像檢視比例 20 執行「檢視 /顯示比例」:在選單中若點選「拉近」則會放大影像;點選「拉遠」則會縮小影像。  亦可按鍵盤的+或-來縮放影像。 21 若按住鍵盤的Ctrl鍵不放,再滾動滑鼠的滾輪亦可縮放影像的檢視比例。
- 2 -
投影片 11. 放大鏡工具 22 在PhotoImpact 1練習檔資料夾內開啟「天空.jpg」圖檔。 23 在工具箱切換至「放大鏡」工具:在影像上可利用點擊、或拖曳方式來放大圖片檢視比例;若按滑鼠右鍵則可縮小檢視比例。 24 若在工具列上的點選「1:1」按鈕,則影像會以原圖大小(100%)來呈現在視窗內;若點選「1:1」右側的「」按鈕則影像會縮放至與工作區同樣的大小。 投影片 12. 調整視窗選項 25 使用放大鏡工具時,若在工具列勾選「調整視窗」,則影像放大時視窗亦會跟著放大;若取消勾選此選項時,則影像放大時視窗仍維持原來大小。 投影片 13. 全圖顯示區 26 若影像大小超出視窗大小時,視窗右下角會自動顯示一青色的矩形區塊:在此區塊內按住滑鼠左鍵不放可顯示「全圖顯視區」,在顯示區內可藉由拖曳方式來移動視窗內的影像。 投影片 14. 建立選取區 27 開啟「汽車.jpg」圖檔。 28 在工具箱啟用「選取工具」。在工具列內將形狀設為「矩形」,並將柔邊設為0;接著在頁面內利用拖曳方式來框選汽車。 29 若要取消選取區,可執行「右鍵 /取消選取」(Shift +G)。 投影片 15. 將選取區轉成物件 30 選取區建立後,若再繼續使用「選取工具」拖曳選取區便可將選取區轉為物件。  亦可在選取區上執行「右鍵 /轉成物件」 投影片 16. 物件基礎操作 31 使用「選取工具」或「挑選工具」在物件上方拖曳可移動物件;若按鍵盤的Delete鍵則可刪除目前選取的物件。 32 若要刪除部份的物件影像,可啟用工具箱的「物件繪圖橡皮擦工具」,再於物件上塗抹即可。 33 在視窗右側開啟「圖層管理員」面板,此處可針對物件進行以下操作:  點選物件的「眼睛」圖示可隱藏物件。  點選物件眼睛圖示右側的方格可「鎖定」物件。  在面板內使用滑鼠上、下拖曳物件圖層可改變物件在頁面內的前後順序。 投影片 17. 步驟復原 34 執行「編輯 /復原」(快速鍵Ctrl +Z)可還原至上一步驟。 35 執行「編輯 /重做」(快速鍵Ctrl +Y)可重做先前還原的步驟。  執行「檔案 /偏好設定 /一般」可指定復原功能的層數(即還原的次數上限)。 36 執行「檔案 /還原」則可將檔案還原至上一次儲存的狀態。 投影片 18. 聚光燈效果 37 開啟「小女孩.jpg」圖檔。 38 在工具箱啟用「選取工具」,並在工具列內將形狀設為「圓形」,柔邊值設為50;接著在頁面內利用拖曳方式來在小女孩臉龐上建立出一圓形選取區。  若要移動選取框,則可在工具列點選「選項」按鈕,再勾選「只移動圈選框」選項。  若要調整剪裁區的大小,可先在工具箱啟用「變形工具」;再至工具列按下「選取範圍」按鈕。  若選取區已建立,則可執行「選取區 /柔化」來套用指定柔邊值。 投影片 19. 聚光燈效果 39 此時若要選取小女孩以外的範圍,可執行「選取區 /改選未選取部份」來反轉選取區。 40 接著,執行「相片 /高亮度、中間值、陰影」:在對話框內將「高亮度」數值調低來將影像變暗,再按「確定」。 投影片 20. 儲存檔案 41 執行「檔案 /另存新檔」:在檔案名稱欄鍵入「園遊會簡章」,並將存檔類型指定為UFO(友立
- 3 -
物件檔案),按「儲存」按鈕。  UFO為PhotoImpact的專屬儲存格式,此格式可保留全部物件之獨立設定與屬性。 投影片 21. 儲存為JPEG 42 JPEG是目前最普遍的影像格式之一,其高壓縮率可以更效縮小圖檔,使其方便在網路上被快速傳遞與下載。 43 若要在PhotoImpact內將影像存成JPEG格式,可執行「檔案 /另存新檔」:在對話框內指定存檔檔名,再將存檔類型設為JPEG,最後按「儲存」按鈕。  注意:JPEG格式無法儲存物件圖層。 投影片 22. 單色影像 44 開啟「花朵.jpg」圖檔。 45 將游標移至圖層管理員內基底影像的上方,並執行「右鍵 /再製」。 46 接著,執行「相片 /增強 /單色」來將影像轉為灰階。 投影片 23. 單色影像 47 在工具箱啟用「標準選取工具」,並在工具列內將形狀設為圓形,柔邊設為150。 48 在工具列點選「選項」按鈕,並勾選「由中央展開」選項。 49 在工具列按下「在物件上選取」按鈕,接著花朵中央拖曳出一個圓形選取區來圈選花朵;再按下鍵盤的Delete按鈕。 50 最後,按Enter鍵取消物件選取,再執行「右鍵 /取消選取」來移除選取區。 投影片 24. 基底影像 51 基底影像觀念:  一個圖檔只能更一個「基底影像」,但可以擁更多個「圖層物件」。  基底影像圖層無法被「刪除」,但是可以在圖層管理員中被「隱藏」。  若刪除基底影像的像素,則會透露出影像的背景色:而背景色可在工具箱中進行設定。 投影片 25. 保留基底影像 52 使用選取工具時,若在工具列按下「選項」按鈕,並勾選「保留基底影像」;則影像在剪貼、或套用特效時仍會保留基底影像之完整。 53 若取消勾選「保留基底影像」選項,則基底影像更可能會在編輯時被破壞,而顯露出影像的背景色。 投影片 26. 使用選取區剪裁影像 54 在工具箱啟用「標準選取工具」,並在工具列形狀設為矩形;接著在頁面內拖曳出欲剪裁的區域。  若要移動剪裁區的位置,可在工具列點選「選項 /只移動圈選框」。  若要調整剪裁區的大小,可先在工具箱啟用「變形工具」;再至工具列按下「選取範圍」按鈕。 55 最後,在選取工具的工具列內按下「剪裁」按鈕便可完成影像剪裁。 投影片 27. 固定選取區大小 56 若要在影像內裁剪出特定的長寬比例,可在工具列啟用「標準選取工具」,並在工具列勾選「固定」選項。 57 接著在工具列的長、寬欄位內鍵入剪裁數值(例:手機桌布的240*320),再至頁面內拖曳出選取區;最後在工具列內按下「剪裁」按鈕。 投影片 28. 擴大底框 58 (應用一)在小女孩影像中執行「調整 /擴大底框」,並在對話框內鍵入以下數值來產生相框的效果:  在上、下、左、右欄輸入要擴大的像素(例:10像素)  擴散色彩:指定要延長像素的顏色(例:白色)。  等距地擴大邊長:勾選後像素會等距延長。 投影片 29. 擴大底框 59 (應用二)將小女孩影像中執行「調整 /擴大底框」。 60 在對話框內取消勾選「等距地擴大邊長」選項,
- 4 -
並將上、左、右設為20像素、下方則設為150像素、擴散色彩設為黑色。按「確定」。 61 底框擴大後,可使用「文字工具」在影像右下角按一下滑鼠左鍵,並鍵入攝影者的簽名文字(在工具列可設定文字的顏色、字型等外觀)。 投影片 30. 變焦模糊特效 62 開啟「汽車.jpg」圖檔。 63 在工具箱啟用「標準選取工具」,並在工具列將形狀設為圓形,柔邊設為5;接著按下「選項」按鈕,並在選單中勾選「由中央展開」。 64 接著,在影像內利用拖曳方式從前輪的輪胎中心向外拖曳來建立圈選框(接續下頁…)。  亦可按住鍵盤的Ctrl鍵不放,再於影像內拖曳出選取區。 投影片 31. 變焦模糊特效 65 將選取的前輪執行「相片 /模糊 /變焦模糊」:在對話框內確認縮圖中的紅點位於輪胎中心,並將類型設為順時針,品質設為100。 66 接著,將其它選項設定如下,完畢後按下「確定」按鈕:  不模糊區域半徑:50(設定最外圈的紅框大小,紅框內為不模糊區域)  往內模糊:100(設定外圈紅框向內的模糊距離與程度)  周圍模糊:50(設定外圈紅框周圍的模糊程度)。  扭曲 & 扭轉寬度:1(設定模糊效果旋轉的程度)。 67 最後,按Enter鍵取消前輪之選取;並重複上步驟來將後輪套用變焦模糊特效。 投影片 32. 套索工具 68 在頁面內執行「右鍵 /全部合併」來將已套用特效的輪胎物件合併至基底影像 69 在工具箱啟用「套索工具」,並在工具列將柔邊值設為20、並勾選「智慧型套索」選項:接著在影像內沿著汽車邊緣點擊滑鼠左鍵來選取汽車(接續下頁…)。  按Backspace可以回到上一錨點;按ESC可取消選取。 投影片 33. 編輯套索選取區 70 使用套索圈選汽車後,選取周圍會出現節點以供範圍修正之用;編修完畢可在選取範圍內按兩下滑鼠左鍵來將節點轉為選取區。 71 選取區建立後若仍需要編輯節點,則可在工具列點選「編輯」按鈕來切換回路徑編輯模式;待路徑編輯完後可再按「編輯」按鈕來將路徑再切換回選取區。 投影片 34. 選取區加選 & 減選 72 若圈選汽車時更選取不完整、或選到多餘區域的情形;可在工具箱先按下「+」號或「-」號來啟用加選或減選功能,並取消勾選「智慧型套索」;接著再於影像內利用點擊滑鼠左鍵的方式來框選要增加或刪除的範圍。 投影片 35. 儲存選取區 73 若要儲存目前的選取範圍,可執行「右鍵 /儲存選取區」;而若要載入先前儲存的選取區,可執行「右鍵 /載入選取區」,在對話框內選取要載入的選取區,再按「確定」即可。  亦可開啟「選取區管理員」面板,並在儲存的選取區上按兩下滑鼠左鍵來載入選取區。 74 若要刪除先前儲存的選取區,可在「選取區管理員」點選選取區圖層後,再於面板上方按下「刪除選取區」按鈕。 投影片 36. 動態攝影 75 啟用「套索工具」,在工具列內先按下「-」號按鈕來啟用「減選」功能,同時確認「智慧型套索」已取消勾選。 76 接著,在影像內利用點擊滑鼠左鍵的方式來框選汽車尾端,如此可減去此範圍。 77 將目前選取區執行「選取區 /柔化」:在對話框中將柔邊寬度設為50像素,按「確定」(接續下頁…)。 投影片 37. 動態攝影 78 執行「選取區 /改選未選取部份」來選取汽車以外的背景部份。
- 5 -
79 最後,執行「相片 /模糊 /動態攝影」:在對話框內先按「選項」按鈕,再至彈出的對話框內按下「振動」按鈕,接著將移動量設為500,角度為0。按「確定」。 80 最後,按下Enter鍵來取消目前物件的選取。 投影片 38. DM製作 81 執行「檔案 /開新檔案 /開新影像」:在對話框內將影像大小設為網頁750*550像素,並勾選「自訂色彩」選項來將底色設為淺橘黃色。按「確定」。 82 執行「檔案 /儲存檔案」:在對話框內將檔案名稱指定為「園遊會海報」,存檔類型設為「UFO」,按「儲存」。 投影片 39. 影像移動 83 開啟「小女孩.jpg」圖檔。 84 在工具箱啟用「標準選取工具」,並在工具列將模式設為「建立新的選取區」,形狀設為圓形。 85 在工具列按下「選項」按鈕,並確認「由中央展開」為勾選狀態,同時「只移動圈選框」的選項為取消勾選狀態。 86 接著,從小女孩臉部的中央拖曳出一個圓形選取區;接著再將此選取區直接拖曳至「園遊會海報」的頁面內(接續下頁…)。 投影片 40. 變形工具 87 在「園遊會海報」圖檔內點選剛建立的圓形小女孩影像物件來將其選取。 88 在工具箱啟用「變形工具」,並在工具列切換至「調整大小」模式;接著按住Shift鍵向內拖曳小女孩影像的邊框控制點來將其略為等比例縮小。 89 接著在工具列切換至「任意旋轉」模式,再將滑鼠移至小女孩邊框控制點的外側拖曳來略為旋轉圖片至適當角度。  若按住Shift鍵不放可將物件旋轉至45度或90度等特定角度。 投影片 41. 百寶箱相框特效 90 在園遊會海報頁面內點選小女孩的圖形。 91 在百寶箱的「影像增強 /相片邊框圖庫」內任一相框特效上按兩下滑鼠左鍵,便可將該相框特效直接套用至小女孩的影像上。 投影片 42. 相片邊框指令 92 在園遊會海報頁面內點選小女孩的圖形。 93 執行「相片 /相片邊框」,並在對話框內將相框屬性設定如下:  樣式:設為相片邊框(2D)。  不合併邊框:取消勾選(若勾選則相框和影像會各自成為一個獨立物件)。  寬度:10像素、往外。  單色:設為白色。  內側形狀:圓形。  外側形狀:圓形。  陰影:按下「選項」按鈕後,將X、Y位移皆設為5像素。 94 最後,按「確定」來套用相框效果。